臺灣哲學簡介

一、簡史與特色

臺灣有紀錄的哲學活動可溯至17世紀荷蘭成立傳教學校(1636)與神學院(1659)推廣喀爾文主義。鄭成功「全臺首學」則引進宋明理學為主的儒家(1665)。滿清統治時期傳入的佛教與道教,更累積了豐富思想遺。至於現代意義下的「臺灣哲學」,則出現於日本統治後的現代化浪潮。1916年林茂生〈王陽明的良知觀〉率先從西方哲學探討陽明學,不但早於後來的中國新儒家,也開了學院哲學的序章。臺灣哲學的發展受到歐美哲學、日本京都學派、中國哲學的影響,近年更加入了南島哲學元素。具有多文化、多語言的特徵。

現代意義的臺灣哲學,源於一九一〇年代的文化反抗運動:原以西方哲學為思想武器,來抵抗殖民同化的意識型態,後卻轉變成自我文化的追尋。二〇年代開始,林秋梧以馬克思理論發展「馬克思佛學」推動改革宗教。廖文奎在芝加哥探討德國唯心論、實在論與實用主義之爭,替後來的《個人與共同體》與戰後政治理論打下基礎。三〇年代,林茂生在哥倫比亞大學以杜威教育理念批判殖民同化教育、陳紹馨比較分析黑格爾與福格森的公民社會理想。洪耀勳的臺灣文化風土論則是戰前最具本土意識的論述。此外,曾天從在東京出版《真理原理論》巨作、黃彰輝的劍橋筆記則充滿了神學與形上學思辨。

隨著四〇年代戰事加劇與皇民化壓迫,臺灣哲學家退守學院內,卻也出版了不少像《純粹現象學之構想》、〈實存之有限性與形而上學之問題〉等具學術深度的論著。日本戰敗後,林茂生創辦《民報》、廖文奎成立《前鋒》、洪耀勳與張深切等人在北京創辦《新臺灣》、黃金穗創辦《新新》以思索臺灣之前途。女性哲學家林素琴也在1946年進入臺大哲學系任教。可惜在二二八與白色恐怖時期,林茂生、高執德先後遇害,廖文奎、楊杏庭、黃彰輝流亡海外。張深切批判儒學流弊的《孔子哲學研究》則遭禁。

1949年共黨佔領中國。不少優秀的自由派和保守派學者遷徙到臺灣。前者有胡適、殷海光,後者則有牟宗三、徐復觀等。這兩派學者延續五四以來的論戰「儒家是否與西方的民主科學相容?」他們對臺灣哲學的影響,更甚維也納學派對美國哲學的影響。五〇年代洪耀勳引進存在主義、黃金穗推廣形式邏輯。六〇年代,殷海光除介紹邏輯實證論與自由主義外,也與陳康在《自由中國》批判時政。新儒家也在此時逐步茁壯。而洪耀勳艱苦維護的學術自由雖毀於七〇年代「臺大哲學系事件」,但哲學系師生李日章、田秋、邱義仁紛紛投入黨外運動。八〇年代後,鄭南榕更將言論自由的追求推向高峰。

民主化後,哲學思潮百家爭鳴。九〇年代,原住民學者提出南島哲學的理論。人間佛教除有「心淨與國土淨」之辯,亦有楊惠南的同志佛學、釋昭慧的動物解放與佛教倫理學。千禧年後,許多年輕學者紛紛在頂尖國際期刊出版,貢獻於全球哲學議題的思辨。而活躍的哲學普及團體更具社會影響力,並逐漸改變臺灣的公民文化。綜合觀之,臺灣已是全球學術自由(AFi 2020)與新聞自由度最高的國家之一(Free House 2019),更是亞洲首個同婚合法化的國家。這種不受思想箝制與出版審的包容性,使臺灣哲學在亞洲具有領先地位。而臺灣哲學的多文化、多語言特徵,更使其未來深具全球競爭力。



圖:洪耀勳1936年在《臺灣文藝》以日文撰寫的〈藝術と哲學〉。中央研究院《日治時期臺灣哲學文獻清單列表》。

圖:廖文奎1946年在上海法租界以法文撰寫的〈福爾摩沙何去何從?〉(Quo Vadis Formosa?)。中央研究院《日治時期臺灣哲學文獻清單列表》。




二、國際與國內發展現況

        解嚴後,廖仁義教授(1988)首倡臺灣哲學之復振。有關日治時期哲學家李春生、洪耀勳的研究相繼出版。1996年臺灣哲學會成立。2006年國立臺灣大學成立「臺灣哲學研究室」整理早期臺灣哲學家的作品,貢獻良多。2014年起中央研究院研院、科技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中心陸續舉辦相關研討會。中研院並於2017年啟動「日治臺灣哲學與實存運動」跨國合作計畫,成果豐富。三十多年來,國內的相關研究已然成熟。

國際研究方面,陸續有臺灣哲學研究登上重要期刊,如Philosophy East and West、紐約州立大學的Journal of Japanese Philosophy與日本哲學會的Tetsugaku等。法國土魯斯大學(2015)、斯洛維尼亞盧比亞納大學(2019)與日本明治大學(2019)亦相繼舉辦過相關學術研討會。近年來,中研院「日治臺哲」計畫的多位成員更參與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East Asian PhilosophyISEAP)及其期刊The Journal of East Asian PhilosophySpringer)的創立。顯見Taiwanese Philosophy研究已在全球哲學社群對話中,站穩一席之地。未來ISEAP將成為臺灣哲學研究在亞洲的輸出契機之一。